一首哲理诗的启迪
偶翻旧书,从《千家诗》中读到唐朝一无名作者写的很有誓理的一首小诗,原诗是:“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争似满炉煨榾柮,慢腾腾地暖烘烘。”短短28个字,道出了人生的真谛。这首小诗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文字质朴。诗中的“茅草”、“乱蓬蓬”、“慢腾腾”、“暖烘烘”等,都极具口语化,无论何人去读,都会望文生义,很容易理解诗的意境;二是比喻形象。诗中说到茅草,便用“乱蓬蓬”,说到“榾柮”,便用“暖烘烘”,非常形象地以物喻人,以物的变化暗喻人生的几种境界,十分妥贴;三是具有很强的誓理性。虽然仅是一首二十多字的短诗,却道出了不同的人生追求。你看,茅草虽然“乱蓬蓬”地一大堆,但点着之后,却是“蓦地烧天蓦地空”,而满炉地“榾柮”,(小木块)虽然火焰不大,但却能“慢腾腾地暖烘烘。”茅草的火虽然很大很高,但却灭的快,凉的也快。而满炉的“榾柮”,尽管着的慢,但却“暖烘烘”。人的一生不也是这样吗?不也是慢慢地长大,再慢慢地死去吗?人生也有其规律,这规律就是一个“慢”字和一个“平”字,这“慢”,就是在人的一生当中,要顺其自然。有的人却看不到这上点,凡事都想快一些,比如官要升的快一些,财要发的快一些等,为了这样的快,有的人便跑官、要官、买官,有的人为了富的快一些,专干那些违背良心、违背、法律、违背道德的事,而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反而走到了事情的反面。那些被判刑、杀头的贪官及恶富们,不都是这样的人吗?而“平”,更是说出了人生的最高境界,“平”,就是平常、平静、平和、平稳、平安。而多数人常忽视这一反映人生规律的“平”字,为了追求人生的极致,一些人不顾自身的条件,盲目地追求所谓的成就、名誉、地位、财富,结果有的早夭,有的败落。而那些看破人生真相的人,却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持守着一个“平”字,平安幸福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按哲学的观点,高与低、快与慢、大与小、穷与富都是相比较而存在,并且是相互转化,不是一成不变,更不是永恒的。另有一无名氏的哲理诗也说明了这一点,诗中写道:“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刺。利旁有倚刀,贪人还自贼。”人们都在追求高、追求大、追求富、追求快、追求美,孰不知,这些东西的后面都是与其相反的东西。有些贪官是官既高、权既大、家既富、名既响的,就如大贪官文强那样,可他最后的结果不会很好吧。如果他能早点认识到这一些,也就不会走到今天这种地步了。一代名相曾国藩在写给其弟的一首诗中也写道:“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尽管曾国藩位高权重,身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仍然看到了各种奖匾旁边的“谤书”,看到了人生的“乘除”,不为权大而暴,不以财多为荣,不因智高行欺。他也以自己的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生的落差,最终平和地度完了自己的一生,给后人留下深深的启迪。二○○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