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症状和体征
超过90%的院内导尿管相关感染菌尿是无症状的,有症状的感染中常见的症状是发热。
2.菌尿和脓尿
不推荐单纯根据菌尿和脓尿的情况对可能发生的有症状感染进行预测。
导管相关感染的治疗
1、无症状菌尿的治疗大多数的无症状菌尿不推荐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以下情况下推荐根据具体情况应用适当抗菌药物:(1)为处理由特别有*力的微生物造成的院内感染,而作为控制性治疗方案的一部分;(2)具有出现严重并发感染风险的患者(如粒细胞减少症、免疫抑制等);(3)泌尿系手术的患者;(4)患者由引起高菌血症发生率的菌株感染,例如粘质沙雷氏菌;
2、有症状感染的治疗
(1)关于导管的处理:推荐在取尿样培养前及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前更换留置时间超过7天的导管。导管的移除推荐作为治疗的一部分。如有必要继续应用导管引流,可更换新导管或采用其他方式,如阴茎套引流、耻骨上引流等。
(2)关于抗菌药物的应用:初始选择可采用经验用药通常可给予广谱抗菌药物。当得到尿培养的结果后,应当根据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进行调整。在用药后48-72小时应对治疗情况进行评价,如果患者症状很快消失,通常治疗5-7天是足够的;症状较重的患者通常治疗需要10-14天。偶尔尿培养可显示念珠菌感染,通常是没有症状并不治而愈。如果有证据显示是由该菌引起的复杂感染,全身抗真菌治疗可能是其适应证。不推荐长期无根据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
1.推荐采用封闭引流系统。
2.严格执行导管引流的适应证和拔除指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插管和不适当的长期留管。
3.如果因病情原因导尿管不能移除,除定期更换导管外,推荐耻骨上引流(男性)和间歇导尿。
4.导管材质的选择含银合金导尿管可减少无症状菌尿的发生,但仅限于一周以内,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长期留管最好选择硅酮胶材质的导管。
5.导管相关的管理
1、留置导管应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
2、操作中使用足够的润剂和尽可能小号的导管;
3、应常规使用封闭引流;推荐对留管的患者给予充分的液体来确保足够的尿流。更换导管的时间不应长于生产商推荐的时限。如出现有症状感染、导管破损、导管结壳或引流不畅等情况均更换;
4、在使用高剂量广谱非肠道给药的抗菌药物的情况下导管应经常更换;
5、当患者发热,不能排除来源于泌尿道的有症状感染时,应更换导管并进行尿培养等相关检查;
6.不推荐对导尿管、尿道或集尿袋应用抗菌药物。
7.对于长期留管的患者不推荐进行膀胱冲洗。
8.留置尿管10年及以上者应行膀胱癌筛查。
每日正能量:永不言败,是成功者的最佳品格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年泌尿外科指南,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转载文章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您可以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24小时之内删除;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