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方婷婷金文婷等SIFIC感染视界
作者:方婷婷金文婷马玉燕
审阅:胡必杰潘珏
一、病史简介
男性,48岁,山东人,-03-07医院感染病科。
主诉:主动脉夹层术后反复发热7月。
现病史:
-07-15因“主动脉夹层(StanfordA型)”医院行“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
-08术后1月开始出现发热,Tmax39.0℃,伴寒战,无胸闷、咳嗽、腹痛、尿急尿痛等,自服布洛芬效果不佳,仍有反复发热。-09当地血培养阴性。
-10医院查血培养:肺炎克雷伯菌(具体不详),予美罗培南抗感染8天后体温降至正常,改为法罗培南口服1月。
-12-05再次出现发热伴寒战,当地行血培养:肺炎克雷伯菌,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体温转平。
-02-19出现乏力、纳差,无发热,当地PET-CT:1.胸主动脉夹层术后改变,人工血管周围及前上纵隔内低密度伴糖代谢异常增高、纵隔及右侧锁骨上区多发增大淋巴结伴代谢增高,考虑炎性病变;2.右侧额颞叶脑梗死。02-26头颅MRI:右侧额叶、枕叶急、亚急性脑梗死。未予抗感染治疗。
-03-03再次出现发热,Tmax42℃,伴寒战,查血常规:WBC10.7X10^9/L,N%74.0%,CRP.44mg/L,PCT0.15ng/ml;血培养:肺炎克雷伯菌、ESBL阳性,敏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耐药: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吡肟,予美罗培南抗感染,仍发热,为进一步诊治03-07收入我科。
病程中,精神稍萎靡,胃纳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下降。
既往史:
高血压10年,曾口服非洛地平降压,术后监测血压偏低,已停用降压药物;确诊2型糖尿病2年,不规则服用沙格列汀降糖,未监测血糖;否认肝炎、结核及接触史。
二、入院检查(-03-07)
T38.3℃,P98次/分,R21次/分,BP/71mmHg
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精神稍软,双肺未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率齐,心瓣膜区未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双下肢不肿,神经系统检查(-)。
血常规:WBC9.5X10^9/L,N%85.5%,Hbg/L,PltX10^9/L;
炎症标志物:hs-CRP38.4mg/L,ESR48mm/H,PCT8.38ng/ml;
生化:ALT/AST29/25U/L,Alb38g/L,Cr64μmol/L,
糖化血红蛋白:7.2%,空腹血糖7.4mmol/L;
心脏标志物:cTnT0.03ng/ml,pro-BNP.2pg/mL;
T-SPOT.TBA/B0/0(0/),G试验、血隐球菌荚膜抗原:均阴性,
自身抗体、肿瘤标志物、免疫固定电泳均阴性;
心电图:正常心电图。
心超:人工升主动脉前方见不规则回声区,请结合临床;LVEF70%。
三、临床分析
病史特点:
中年男性,主动脉夹层人工血管置换术后1月起出现反复发热寒战,病程7月余,,有糖尿病基础,WBC、中性粒细胞升高,CRP、PCT升高,外院多次血培养阳性,为肺炎克雷伯菌,抗细菌治疗有效,停药后反复,PET-CT:人工血管周围及前上纵隔内低密度伴糖代谢异常增高,纵隔及右侧锁骨上区多发增大淋巴结伴代谢增高,考虑为炎性病变,考虑主动脉植入物感染明确。此次再次出现发热,美罗培南效果不佳,病原体及鉴别诊断考虑如下:
肺炎克雷伯菌:外院多次血培养为肺炎克雷伯菌,PCT升高,抗感染有效,停药后反复,需考虑该菌所致植入物感染可能,反复发热考虑与疗程不足,过早停用抗菌药物有关。此次再发,美罗培南效果不佳,长期抗菌药物暴露,3月内反复住院,需警惕耐药菌尤其是CRKP可能;反复血流感染,外院MRI提示脑梗死,菌栓可能大,入院后需完善腹盆增强CT、胸主动脉CTA等排查脏器栓塞情况,警惕局部脓肿形成。
混合感染或阳性球菌:植入物感染的病原体以阳性球菌为主,此次再次发热,美罗培南效果不佳,需考虑混合感染尤其是美罗培南无法覆盖的耐药的革兰阳性球菌如MRSA、肠球菌等,入院后予复查血培养,完善血mNGS排查可能合并的病原体。
其他发热原因:亚急性病程,病程7月余,抗感染后发热反反复复,外院PET-CT见纵隔及右侧锁骨上区多发增大淋巴结伴代谢增高,需排查非感染性疾病如血管炎、血液系统肿瘤等,必要时可行锁骨上淋巴结活检、骨穿+活检等病理检查进一步明确。
四、进一步检查、诊治过程和治疗反应
-03-07入院后予完善血培养,为排除其他致病菌感染送检血mNGS后即予厄他培南1gqdivgtt抗感染,辅以监测血糖,沙格列汀5mgqd、二甲双胍0.5gbid口服降糖等治疗,血糖控制可。
-03-08血培养报阳:同时四瓶,报警时间:14h,涂片:找见革兰阴性杆菌。
-03-10血培养菌种鉴定: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药敏见下图;血mNGS(03-07送检):检出肺炎克雷伯菌核酸序列条;胸腹主动脉CTA:主动脉夹层术后,人工升主动脉周围及纵隔气管右前方渗出改变及少量积液可能。
-03-11调整抗感染方案为:美罗培南1gq8hivgtt+阿米卡星0.6gqdivgtt联合抗感染,热峰较前下降;复查WBC7.59X10^9/L,N%77.1%,hs-CRP24.9mg/L,ESR49mm/H,PCT0.72ng/ml;
-03-14再次高热,Tmax40.5℃,复查血培养、血mNGS;hs-CRP44.9mg/L,PCT22.8ng/ml;加用达托霉素mgqdivgtt覆盖可能的MRSA;
-03-15体温转平,血培养:同时二瓶,报警时间:15h找见革兰阴性杆菌;
-03-16血mNGS(03-14送检):检出肺炎克雷伯菌核酸序列条;
-03-17血培养菌种鉴定: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药敏如前;心脏外科专家会诊:如反复发热、寒战、菌血症,内科保守不佳,可考虑手术治疗,但告知风险较大。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并详细告知相关风险后,患者及家属要求再次尝试内科保守治疗,暂不考虑手术。
-03-19体温平,未再发热,无胸痛、胸闷等,随访WBC7.38X10^9/L,N%69.2%,hs-CRP17.0mg/L,ESR47mm/H,PCT0.86ng/ml;考虑反复血培养及mNGS无阳性菌感染依据,停达托霉素,继续美罗培南1gq8hivgtt+阿米卡星0.6gqdivgtt联合抗感染。
-03-24复查血培养转阴,血mNGS:检出肺炎克雷伯菌核酸序列97条,较前明显减少;03-30随访胸腹主动脉CTA:较前略吸收好转。继续抗感染。因疫情封控原因,于我科持续住院抗感染治疗。
-05-06胸腹主动脉CTA:主动脉夹层术后改变,人工升主动脉周围少许渗出,较22-03-30片稍有吸收。
-05-29患者体温平,未再发热,无不适;随访WBC6.72X10^9/L,N%56.8%,Hbg/L,hs-CRP1.9mg/L,ESR10mm/H,PCT0.07ng/ml;06-06静脉联合抗感染已满三月,发热未再反复,血培养、血mNGS转阴,炎症标志物正常,CTA示病灶逐渐吸收;尝试停美罗培南、阿米卡星,改法罗培南0.2gtid口服出院。
出院后随访:
出院后体温平,无不适,继续口服法罗培南约40天后自行停药,未再发热。
-10-12停药三月后,我院门诊随访,体重较出院时增加10kg,炎症标志物、血培养、血mNGS均阴性,胸腹主动脉CTA:主动脉夹层术后改变,人工升主动脉周围少许渗出,较22-05-16相仿。
治疗前后体温变化情况
治疗前后炎症标志物变化
五、最后诊断与诊断依据
最终诊断
人工血管感染继发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
主动脉夹层A型(人工血管置换术后)
脑梗死(右侧额叶、枕叶),2型糖尿病,高血压
诊断依据
中年男性,主动脉夹层人工血管置换术后1月起反复发热伴畏寒寒战,WBC、中性粒细胞升高,CRP、PCT等炎症标志物明显升高,反复血培养阳性均为肺炎克雷伯菌,抗感染有效,停药后反复,药敏显示耐药性逐渐增加,PET-CT及胸主动脉CTA:人工血管周围及前上纵隔内渗出伴糖代谢增高。入我科根据药敏长程联合抗感染后体温转平,炎症标志物降至正常,血培养、血mNGS转阴,血红蛋白、体重上升,CTA见病灶吸收,未再反复。因此人工血管感染继发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引起诊断明确。
六、经验与体会
随着动脉腔内支架置入术及人工血管置换的不断完善,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开展,使得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等危急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存活率大大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支架或人工血管感染也日益增多且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