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反搏(ExternalCounterPulsation,ECP)具有改善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流、提高血流切应力、促进缺血组织侧枝循环开放和血管新生、保护及修复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的作用,不少临床研究发现ECP除了能治疗心脏疾患尤其是冠心病之外,尚且对许多非心血管疾病如脑血管疾病、眼部和耳部等疾病具有良好疗效。一、体外反搏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一)体外反搏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在我国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群生命和健康的重大疾病,人群患病率高达6.6‰,其中70%以上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虽然卒中的治疗已有了较大的进展,但目前脑卒中仍是居第2位的致死疾病,同时由于致残率高,该疾病成为社会的沉重负担。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供血区脑细胞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引起造成局灶性损害。常见者有以下几种:1、短暂性缺血性发作(TIA)。多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小碎片散落在血液中,或为微栓子,进入脑循环造成局灶性小梗塞,出现一过性偏瘫、单瘫、感觉缺失、失语、失明等,24小时内症状和体征均消失,但可反复发作。2、脑血栓形成。因脑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血流受阻而造成局灶性脑梗塞,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多在夜间或休息中发病,60~70岁为发病高峰。症状可于数小时甚至1~2天内加重,以后逐渐恢复。3、脑栓塞,因脑外血凝块(血栓碎块)或空气、脂肪、寄生虫卵等,随血流进入脑部,造成急性栓塞,形成局灶性梗塞,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单瘫、失语等。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的青壮年患者,其瓣膜赘生物脱落成为栓子,造成脑栓塞。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急性期可考虑溶栓治疗。近年来不少文献报道采用介入治疗的方法如支架置入术等。然而,无论是采用何种治疗方法,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致残率仍居高不下,因此有必要进行多方面的综合治疗以减少疾病带来的不良影响。ECP因为其具备的独特的增加脑部血液灌注的作用,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即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国内有近90篇ECP治疗脑卒中的文献发表,合计约例病例。谢甦对其中的对照研究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显示ECP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优于对照组(2)。近年来境外的学者也开展了EECP治疗脑卒中的研究。该研究是一个随机交叉对照实验,共纳入了55例大动脉缺血性卒中的患者。早期治疗组在进入研究后1-7周进行35次ECP治疗,后期治疗组在进入研究后8-14周进行治疗,结果分析发现ECP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NIHSS(NIHStrokeScal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速度分析观察到患者脑血流在ECP治疗后出现增加的趋势。早期即进行EECP治疗的全部患者功能预后得到良好改善,后期治疗组也有76%的患者功能得到改善。该研究还报道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为皮肤擦伤(2例),下背痛(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和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早期治疗组有1例在进行19次ECP治疗后再发中风,晚期治疗组在治疗前有3例,治疗中有1例中风再发。该研究入选患者为诊断缺血性卒中3个月内的患者,观察时间为14周,没有观察到ECP治疗对卒中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另外也有俄罗斯的研究者采用ECP对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文献。在该研究中,9例完成了35次ECP的患者与未行ECP治疗组及仅进行了17次ECP治疗组比较,偏瘫侧肢体肌力增加,痉挛减轻,反映日常生活能力的巴氏指数提高,同时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目前发表的文献提示ECP可能是缺血性卒中治疗和康复的有效措施,同时这两篇最近发表的外文文献说明ECP的这一治疗作用开始受到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