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艾灸
刮痧
经络
穴位
养生
调理
健康
数据统计显示,小儿腹泻是长期以来危害儿童健康的常见多发病,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居儿童主要死因第四位。
小儿腹泻的主要特点为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可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及不同程度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其病原为:病*(主要为人类轮状病*及其他肠道病*)、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以及鼠伤寒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耶氏菌、金葡菌等)、寄生虫、真菌等。肠道外感染、滥用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紊乱、过敏、喂养不当及气候因素也可致病。
中医认为,此病是小儿脾胃虚弱,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所致。通过艾灸,可调和脾胃、调和阴阳与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止泻效果。
艾灸取穴
神阙穴、天枢穴、关元穴
时间疗程
建议1天1次,每次2~3个穴位,每穴30~40分钟,轮流施灸,10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休息2~3天继续灸。
时间充足又有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多灸几个穴位,具体多长时间还需根据自身身体需要进行自我调节。
穴位详解
一、神阙穴
此穴位于脐正中;
所属经脉为任脉;
主调病症: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风痫,形惫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妇女不孕。
穴位图
二、天枢穴
此穴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所属经脉为足阳明胃经;
主调病症: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绕脐切痛,水肿,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以及肠道蛔虫症,肠梗阻,阑尾炎,细菌性痢疾,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
穴位图
三、关元穴
此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所属经脉为任脉;
主调病症:肾虚气喘,遗精,阳痿,疝气,早泄,白浊,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尿潴留,尿道炎,盆腔炎,*白带下,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少腹疼痛,霍乱吐泻,中风脱症,虚痨冷惫,羸瘦无力,眩晕,下消,肠炎,肠粘连,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失眠症,手脚冰冷,荨麻疹等。
穴位图
小儿稚阴稚阳之体,易实易虚,脏腑娇嫩,先天脾胃虚弱,容易伤于饮食,造成免疫力低下。腹泻严重影响了儿童健康,重则导致死亡,轻则引起儿童营养不良和发育障碍。
在小儿腹泻期间,我们可从以下三点进行调理。
1、腹泻的婴儿需要营养丰富的食物,以防腹泻后营养不良。进食应遵循少吃多餐、由少到多、由稀到浓的原则。
2、家长不要私自给患儿用药,患儿家长可用热水袋对宝宝腹部进行热敷,也可揉肚子,以缓解其疼痛。
3、腹泻期间,肛门周围的皮肤及黏膜有损伤,每次大便后都要用温水冲洗,或及时更换尿布,防止尿布疹及续发感染。
另外,《国家腹泻病控制规划》中,明确规定了今后腹泻病预防工作的重点,主要体现为六点:
1、提高4个月以内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
2、改善个人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等;
3、正确处理儿童粪便,粪便无害化处理;
4、应使用安全卫生的方法制备家庭食品,尤其是合理卫生地添加辅食;
5、使用充足的清洁水;
6、加强食品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卫生管理和监督。
认真做到以上各点,相信我们定能使腹泻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下降。小儿腹泻,及时调理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做好预防工作,尽可能减少腹泻发生的概率。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