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
D
O
N
G
养生
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冬天的第三个节气。这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接踵而至的也会产生一些对机体的不利影响。那么,我们该如何养生食补呢?
冬季养生要注意
一、冬令进补须渐进
中医中季节与五脏对应,立冬在五脏中对应肾,而体之阴阳根之于肾,因此冬季摄生的重点是调摄肾之阴阳。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因而冬季养生重在“养肾防寒”,在调养方面,宜以温补为主。
饮食应以滋阴潜阳、增加热量为主。要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
除此之外,羊肉、大豆、核桃、栗子、萝卜等均是适宜食物。
立冬后,往往是蔬菜的淡季,除了时蔬外,可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因为它们均富含维生素,有一定的清内热、护肾的作用。
而一些青菜、白萝卜、胡萝卜、豆芽等可合理搭配。
对于阳气偏虚的人,选羊肉、狗肉、鸡肉等。
气血双亏的人,可用鹅肉、鸭肉、乌鸡等;不宜食生冷燥热的人,选用枸杞子、红枣、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
专家提醒,“药补则一定要遵医嘱,一人一法,而且冬令进补时,要让胃肠有个适应过程,不要一开始就猛补,不仅进补效果不大,反而容易伤脾胃,这就是适得其反。”
二、起居调养,可适当睡睡懒觉
入冬以后,“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是养生的重要方面。中医认为,在生活起居方面要“阳气潜藏,阴精蓄积”,保证充足的睡眠。
对于老年人来说,可适当睡睡懒觉,对年轻人来说,要避免睡觉过晚。
三、冬季锻炼以慢跑为主
冬季锻炼不可少,适量的运动可提高身体抵抗力,增强新陈代谢,产生热量,减少疾病。
因为冬季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可增加热量产生,调节新陈代谢机能,提高自身免疫力。
但是,由于冬季天气寒冷,四肢较为僵硬,锻炼前热身非常重要,而且运动也不宜剧烈,如果出汗应休息,并及时添加衣物,有条件的可换件衣服。
此外,运动还要应人而异,尤其是老年人,在雾霾天的早晨、气温偏低时,尽量不要外出,以防受寒后脑供血不足诱发中风和引起呼吸道疾病。
四、适当晒晒太阳
“冬衣伸足卧,则一身俱暖”。气温下降,人们往往不注意防寒保暖,因此每年立冬之初,总是心血管疾病患者高发期。
专家提醒,如果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不仅容易感冒,而且泌尿、心脑血管、神经疾病也易高发。
在民间有“冬阳贵如金”之说。冬天适当晒晒太阳,能使人周身舒适,心旷神怡,是很好的保健良方。
而且日光还可使皮肤组织受到温热的良性刺激,促使表皮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活跃细胞新陈代谢,改善皮肤组织营养状况。
因此,经常晒晒太阳,不仅能愉悦心情,还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起居养生需注意
1、室温应保持恒定
如果室温过低,人感觉冷,则容易伤人体阳气;温度过高则室内外温差大,外出活动易外感风寒。
所以,室温应保持在20℃左右,“不要因为怕冷就紧闭门窗,最好坚持窗户留缝,保持室内空气流动。”
2、注意背部保暖
必要时穿棉背心,睡时也要保暖颈、背部,避免寒邪侵袭;此外,“寒从脚下起”,由于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因此脚的皮温最低。
如果足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症状;
所以除了白天注意对脚的保暖外,每晚最好坚持用热水泡脚,不仅能消除疲劳、御寒防冻,对促进睡眠也有好处。
3、夜间忌憋尿
天气逐渐转凉,不少人怕麻烦、怕冷而习惯憋尿,但长期如此,不仅对睡眠不好,而且憋尿会使有*物质积存而引起膀胱炎、尿道炎,对健康不利。
4、注意双脚的保暖
天冷要保持空气流通。除了白天要开启门窗让空气对流外,晚上应开小气窗通风。
人体细胞白天分泌高浓度的环磷酸腺苷,可以增强细胞功能;晚上则分泌高浓度的环磷酸鸟苷,具有减弱抑制细胞功能的作用。
冬季养生养什么
01、养藏
冬季时起居调养切记“养藏”。《*帝内经》中关于养生的第一个原则就是“顺四时而适寒暑。”也就是说,人只有顺应四季的变化在各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才有利于生命健康,做到真正的养生。
其中睡觉与起床莫不如此。立冬时节,正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之时,此时起居强调“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就是告诉我们不要因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因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02、养阳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是进补的好时机。立冬后天气逐渐转寒,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而阳气根源于肾,故寒邪最易中伤肾阳。因此立冬后宜多食养肾食物,以提高人体御寒能力。
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冬季虽然是进补的好时机,但进补时要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也就是说,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
03、养肾
中医认为,冬时阴藏,肾的生理功能与自然界冬季的阴阳变化相通应,因此冬季有利于温补肾精。肾阳虚,就是现代人比较常见的肾虚症。其典型症状是腰膝酸软、畏寒怕冷、性欲下降等,随之而来的还有精神不振、容易疲劳,记忆力减退、小便清长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平时可以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来强身健体。
冬季养肾食物
1、黑枣
含有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维生素和磷、钙、铁等营养成分。
中医认为黑枣性温味甘,具有补肾与养胃功效。
2、黑木耳
中医认为其具有清肺益气、活血益胃、润燥滋补强身之效。能够清洁肠胃。还含有核酸、卵磷脂成分,具有健美、美容,延缓衰老之效。
黑木耳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能补血,高血脂、心梗、脑梗患者多食可溶栓,降低血小板数量。
木耳具有清肺益气、活血益胃、润燥滋补强身之效。
3、黑米
具有健脾暖肝、补血益气之效。其维生素B1和铁的含量是普通大米的7倍。
冬季食用对补充人体微量元素大有帮助。用它煮八宝粥时不要放糖。
4、黑荞麦
可药用,具有消食、化积滞、止汗之效。
除富含油酸、亚油酸外,还含叶绿素、卢丁以及烟酸,有降低体内胆固醇、降低血脂和血压、保护血管功能的作用。
它在人体内形成血糖的峰值比较延后,适宜糖尿病人、代谢综合征病人食用。
5、黑芝麻
富含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其维生素E含量为植物食品之冠,可清除体内自由基,抗氧化效果显著。
具有延缓衰老、治疗消化不良和治疗白发都有一定作用。
黑芝麻有暖肠胃、明目活血、利水解*之效。
也是润泽肌肤,乌须黑发佳品。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E,还含有核*素、黑色素。对防老抗衰、增强活力、美容养颜有帮助。
团子小结
养生不仅仅是老一辈人的事情哦,现在的年轻人更要学会养生,增强体质。
那么,上面的这些注意事项你都学会了嘛?冬天已经过去一半了,要好好养生,照顾好自己呦!
快去踩踩评论区
留下你的足迹吧
责任编辑
胡宁宁
本期编辑
王慧娟
内容来源
网络
腾讯QQ
新浪微博
安徽新华学院-校务助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