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楞严经要义30:
净界法师宣讲
请打开讲义63面,寅二破斥。
我們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是有二個重點:第一、在根本上的安住,第二、是在枝末上的对治。我們先讲、根本上的安住,菩薩应該要生起菩提心,菩薩应該依止菩提心來广修善法,但是当我們在修学善法的時候,到底我們的标准在哪裡?我們不能夠像凡夫一昧的執有,也不能像二乘的偏空,我們在行菩薩道你要建立一种中道的思想,隨時要調整你自己布施的行為、持戒的行為、忍辱的行為等等,你应該將你所有的善法,安住在一种中道的观念当中。
那么中道的观念到底是什么呢?蕅益大師將十番显見作一個总結,十番显見就是告訴一個菩薩,要保持不变性跟隨緣性,有所不变有所隨緣,有所堅持有所让步,最后是以不变应万变。其实你就是在学這個道理,因為你行菩薩道的時候「云何应住?」,你应該以什么樣的理性來安住,你应該以什么樣的理性來隨時的修正自己,才能夠很快速的成就《如來密因》,你才能夠很快速的成就《諸菩薩的首楞严》一种堅固不退的功德。我們就要從這個地方來学這個道理,從明白道理当中,以道理來自我修正。前面佛陀是破除和合,這以下是破斥非和合。
審其畔处
若非明和,則見與明必有邊畔,汝且諦观,何处是明?何处是見?在見在明,自何為畔?
我們這一念心当我們去攀緣光明相的時候,這一念心跟光明相的相互关系,假設是完全不加以摻合,是完全分離的,這一念明了的見分去接触光明相的時候,是絕对跟它是分離的,二個是互不相干的,那這樣子,則見與明必有邊畔,二個東西完全不相干,那能見的見分跟所見的光明相,二個应該有一個很明確的界線,從這個地方之前是光明相,從這地方之后是見分,因為你二個都沒有接触,都沒有摻合,那应該有一個很明確的界線。阿难尊者你应該從這個地方好好的去仔細观察,何处是明,何处是見?什么地方是光明的界線,什么地方是見分的界線?因為二個完全沒有摻杂,应該有界線,那界線到底在哪裡?
前面是說明光明的界線跟見分的界線,以下进一步說明,見分跟光明相,它們二個以什么当為界标,它們中間有沒有界線可得呢?
正破非和
阿难!若明際中必无見者,則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
阿难!假設我們這念明了的心去接触光明相的時候,二個完全是分離的、是沒有接触的,那這樣在光明的範圍当中,就找不到能見的見分,因為這二個是不互相摻合。光明相裡面沒有能見的見分,見分当中也沒有光明相,那這樣就有問題,這二者就不相及,見分跟光明相二個不互相接触,光明是光明,見分是見分,這樣我們自然就看不到光明的相狀,因為二個沒有接触,你連光明相都看不到,何況是兩者交接的邊際在哪裡,你怎么看得到呢?你說你這一心見到光明相,二個人都完全不加結合,是彼此分離的,那你怎么看得到光明相?這不符合道理。
結示例餘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黑暗相、通達相乃至於种种的阻塞相的道理,也是這樣子的。我們在学《唯識学》的時候,有二個观念,說是「境由心生,心隨境转」。外境是怎么來的?你為什么今天會看到什么人,遇到什么事情?說穿了就是「万般皆是业,半點不由人。」你自己的阿賴耶識变現出來的,然后我們的第六意識再去攀緣境的時候,我們讲「心隨境转」,自己变現一個境,自己被這個境所转。那現在有一個問題,我們這一念心接触外境的時候,我們真的會受外境的影響,所以你不应該說我們的心跟外境是完全分離的,這二個會有作用。比方說,現在你的心你去思惟你欢喜的親屬,你起欢喜心,你想到你的父親母親对你有恩的人,你心裡會产生欢喜的感受;你想到你的冤家、想到曾经傷害過你的人,你心裡會感到不快乐的感受這是事实。你怎么能夠說你這一念心跟外境完全是分離呢?不可能!
孟子是亞聖,他是善根多強的人,小時候他媽媽是住在菜市場旁邊,他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是菜市場叫賣的境界,他整天就学這個,怎么樣去賣菜,怎樣把菜整理得很乾淨。他媽媽想說完蛋了,這個人長大以后一定是買菜的,就趕快搬家,搬到墳墓旁邊。到墳墓旁邊,他的心跟墳墓的外境接触,就是怎么樣去扮演祭祀祖先、作儀軌,后來她母親看还不对,就搬到学校旁邊,孟子就学习人家讀書,后來就成為亞聖。如果他媽媽不搬家,孟子可能变成一個很高明的賣菜的人。也就是說我們這一念心,的確是會受到外境的影響,我們會心隨境转,所以你不能說完全不和合,這不合道理。
非和合跟非不和合:外境不能改变我們,但它可以影響我們,你慢慢体會;它不能完全改变我們,因為你还有主導性,它沒有真正的和合,它不能夠改变我們,但它能夠潛移默化慢慢的影響你,但它不能改变你,要改变是你自己要改变。一個人會犯錯,你說是外境影響我,不对!你有選擇權,它只是影響你,你不能說外境改变你。一個要改变,是你自己要改变,沒有一個人會让你改变。所以一個人要顛倒,佛都沒辦法,你看释迦牟尼佛的弟子还有人墮三惡道。外境可以影響我們,但是外境不能真正改变我們。你能夠將影響跟改变抓到,你就知道什么叫非和合,什么叫非不和合,中道的思想就抓到了,你就知道你应該怎么用功,你就知道怎么善知取捨。
卯二、破非合。前面的和是互相摻杂,這裡是互相結合。
舉法标列
又妙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合?為非暗合?為非通合?為非塞合?
我們這种微妙的見性,生起見分的了別功能的時候,假設跟外境是完全不和合,那到底它是不跟光明結合?还是不與黑暗結合?还是不與通達結合?还是不與阻塞結合?
明其乖角
若非明合,則見與明,性相乖角,如耳與明,了不相触。
假設我們的見分是絕对不與光明相結合,那這就有問題。能見的見分去攀緣相狀的時候,二個沒有真正的結合,這樣子性相乖角(“性”指的是見分,它是心法;“相”指的光明相,是色法。),那這二個应該是各处一邊,二個都沒有接触,就好像耳根跟光明相一樣,耳根根本沒辦法攀緣光明,是眼根攀緣光明,耳朵的活动範圍只能夠听到声音。所以耳朵跟光明相是二個完全不能夠接触的,你說你跟光明相不結合,就像耳根跟光明相一樣二不相触。
正破非合見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
那這樣子你的見分連光明相都看不到,你怎么去甄別,怎么去分明,到底它有沒有合或者是不和?你根本沒辦法判断,所以我們心跟光明相不和合,是不能成立的。
結示例餘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黑暗相通達相乃至於群塞相的道理,亦復如是。非不和合給我們的啟示是,其实我們這一念心去憶念什么東西,你憶念佛菩薩跟憶念五蘊的境界其实效果是不一樣的,它的確會产生作用的。你看我們念佛,我們念佛是一种本尊相应法,我們這一念心,能念的心生起強烈的皈依心,集众生心投大觉海,我們的心跟佛號接触的時候,我們就能夠慢慢慢慢进入到无量光,无量壽的大功德海,你可以說不和合嗎?
我之前讲過一個在台灣的实際公案:在三义有一個母親帶著二個女兒到台北去辦事,晚上回到三义交流道的時候,突然間整個三义交流道的燈光全部暗掉,听到一种很淒慘女众哭泣的声音。這時候她那個母親方向盤幾乎快要抓不住了,這時候她那個女兒趕快念阿彌陀佛,大女兒念小女兒也跟著念,她母親也跟著念。三個人這一念心去憶念佛號,心跟佛號接触的時候,啪!产生一道光明的相狀,這時候那哭泣的声音消失掉了,高速公路的燈光也亮起來了,回去以后就沒事了。第二早上看報紙高速公路在三义段,就在那個時段,发生了車禍死掉三個人。其实這三個人应該是她們三個要死掉,她整個生命转变了。為什么?就是那光明相救了她,阿彌陀佛的无量光无量壽的光明相救了她們。那光明相哪裡來的呢?当然是你這一念心憶念阿彌陀佛的聖號。
如果我們的心跟佛號是完全沒有結合,那怎么感应道交呢?阿彌陀佛有再大的功德都救不了你。為什么叫帶业往生,阿彌陀佛為什么能夠救拔你?就是他會对你产生一定的影響力。所以我們不能夠說,我們這一念心跟外境接触完全不和合,這是不对!我們深受外境的影響,所以你看你心中的念頭,你一天到晚想什么,你心中想的是三宝境,你心中想的是五蘊的境,想的是阿彌陀佛的境,大概你未來人生,生命的靈动就往那個方向走,因為它对你會有引導的作用,你來生大概會遇到什么人,也跟你的想法有關聯,你经常憶念誰,在《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你经常憶念某一個人,你跟他生命就容易有交集,那你可以說你的心跟境沒有接触嗎?当然有接触。我們的心是受到外境的影響,但是我們不能夠被外境所改变。
到這個地方十番显見的道理全部讲完,十番显見的道理就是在說明我們一個菩薩,在行菩薩道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牢牢的記住二個原則:
第一、它是一种不变的体性。我們的心要盡量的離一切相,盡量不要受在在的境界干扰,你該做什么,你还做什么,這是不变,守住不变的体。第二、守住隨緣的用。我們這一念心也的確會受到外境的影響,所以我們应該要親近一個好的因緣,我們這一念它會受薰嘛!你经常去憶念殺盜淫妄,你來生就出現三惡道的果報;你心中经常憶念五戒十善,你來生就出現人天果報;你经常憶念四諦十二因緣,你來生就出現二乘的涅槃;你的心经常想到要怎么樣去修六度万行,你就出現佛菩薩的功德莊严。
我們這一念心的確會隨順染淨的因緣,而出現十法界的差別因果,有隨緣义。所以你要合乎不变隨緣,隨緣不变,這二個观念抓到了,你就大概知道你在修习菩薩道的時候,怎么樣調整自己。這個不变跟隨緣,其实這個中道是很难抓,所以蕅益大師的意思就是先求「攝用归体」,先求不变,再求隨緣,然后以不变应万变。比方說「非和合跟非不和合」,其实你要完全做到非和合跟非不和合,這個中道是很难拿捏的。
我們一般在应用上是這樣,当你在破惡的時候,当你在懺悔业障的時候,你要去观想是非和合,你的心跟一切法是不和的;你在調伏煩惱的時候在破惡的時候,你要观察你這一念心其实沒有煩惱,煩惱是一念顛倒生的,当你迴光返照的時候,覓之了不可得,它沒有真正染汙你的內心,所以当你在破惡的時候,你要把心用非和合的道理來攝受你。但是当我們在生善的時候,当我們在念佛的時候,你就要思惟我們的心跟外境是和合的,我們一定要假借环境才能修行,要借假修真。你要跟阿彌陀感应道交,你都不念佛,那你怎么感应道交呢?沒有因緣,諸法还是因緣生,所以当你在修习善法的時候,你要用和合的道理來調整你自己。
這二個「不和合跟和合」在破惡生善的運用是不一樣的,這种道理你要巧妙存乎一心,隨時把這中道的道理,不变隨緣,隨緣不变,你要怎么運用,你看你自己。
庚三、徧歷陰入处界會理(分二:辛一、总示。辛二、別明)
前面的破妄显真它只是約著見分,從六根当中見的功能,來发明我們众生本具諸佛所證的心性,不变隨緣、隨緣不变的中道之义,是一种比較狹隘的見分而已。到這個地方佛陀說,其实不是見分如此,是宇宙万法都是不变隨緣,隨緣不变,都是即空即假即中。你要善會運用,其实整個五蘊、整個六入、十二处、十八界,這一切的因緣所生法,它都是即空即假即中,一种不变隨緣,隨緣不变圓融无碍的道理。這地方是會事入理,把宇宙的因緣法都回归到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
前面只是約著見分來发明見性,這地方是說明其实不是見分,整個宇宙万法都是這個道理。
辛一、总示。先作攏总的提示。
舉相幻化
阿难!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当处出生,隨处滅盡。
這地方是把整個因緣所生的相狀、內涵把它說出來。阿难!你今天尚且未能明了這宇宙間一切的万法。万法我們姑且用五蘊身心,我們由於過去的业力而創造一個人的五蘊身心,而這個身心世界是怎么回事呢?它是浮塵的,是幻化相。“浮塵”它是一种飄浮在空中的灰塵,它是飄來飄去可上可下,所以說我們的身心世界是生滅变化的。你看我們一個人的身体,不可能每天都很健康,也不可能每天都生病,你看你昨天是好好的,今天生病;今天生病,過幾天就好了。我們的身心世界是处在一种动態的,不是靜態的,它是动態的。整個宇宙万法像浮塵一樣,它是一种动態的,它不断在动,它是虛妄不实的,它沒有一個真实的体性。如果生死是真实的,那生死就不能消滅,它只是一种虛妄的相狀,它不真实,就好像魔術師拿一條手帕,变出一隻兔子,兔子变完以后再变出一隻小狗,再变成一隻小貓,其实就是一條手帕变來变去,哪有真实的兔子,哪有真实的小狗可得呢?也就是說其实它是一种业力的转換,所以叫做“諸幻化相”,它沒有真实的体性。
身為一個动盪变化,虛妄不实的五蘊身心,它到底是怎么來,怎么走的呢?是当处出生,隨处滅盡。
這段经文蕅益大師的解释是很獨到的,他將“当处跟隨处”這二個字发揮出來。蕅益大師說:「什么是当处?什么是隨处?」這二個处所是同一個处所。說是生死從哪裡來,又從哪裡去?其实這“当处跟隨处”就是我們众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因為我們一念心性当中,受了业力的薰习,我們過去造了五戒十善的业,就变成人的五蘊身心,当這個业力的功能消失了,它也在自性当中消失。所以我們整個流转沒有離開我們的一念心性。
「当处出生,隨处滅盡。」如果我們把生命都回归到原點,其实我們生命是沒有差別的,跟我是一樣的,就是把心帶回家,还它本來面目,其实我們每一個人的心是平等的,為什么從平等中变得不平等?仁者心动,我們的心真如不守自性開始动,而每一個人动的方向不一樣,有些人是往五戒十善的地方动,有些人往殺盜淫妄的方向动,有些人往菩提心的方向动。這地方就是「当处出生,隨处滅盡。」动以后就創造业力,有业力就開始出現果報。假設我們前生由於過去业的关系出現一個女人的身心世界“当处出生”,這時你就变現一個女人的身相,一個女人的思想,你前身的想法跟現在的想法是不一樣的,不可能一樣的!一個人換了果報体想法就不一樣,因為你是女人,你是女人的思想,当你這個女人的业,這個能量慢慢释放完了,你前身你找不到,那個東西不存在,“覓之了不可得”隨处滅盡。你又变成一個男人的色身、男人的思想,你今生結束了,你沒到極乐世界,你因為今生的布施持戒到天上去了,你今生的果報也找不到了,你又变成一個天人的色身、天人的身心世界,這就是所謂的出生跟滅盡。但是你都沒有離開你的現前一念心性,這就是所謂的「当处出生,隨处滅盡」”
总而言之,這段经文所要說明的,就是在整個因緣所生法当中它是「当体即假」,它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什么叫“假”?因為它动盪变化,它虛妄不实。
剖相示性幻妄称相,其性真為妙觉明体。
如此虛妄变化的相狀,它的確有暫時的假名假相假用,我們真的能夠做一些暫時的受用。但是当我們去問他,你從什么地方來的時候,当我們要去探本求原的時候,我們发觉我們現在每一個人变現的身心是不同的,你現的是男人的色身,她現的是女人的色身,男人女人又各自不同。但是我們发觉其实我們的出处是一樣的,我們最初的根源都是來自於一种清淨不变的心体“其性真為妙觉明体”,都是這种微妙的本觉理体,從那個地方发动出來的。
在這么多差別相狀,当我們把這個相狀还它個本來面目的時候,其实每一個人的本性都是妙觉明体。你看到一隻螞蟻,你也不要輕忽牠,牠暫時現出一隻螞蟻,搞不好你來生比牠还差,因為牠也有佛性。每一個众生的本性,当我們把业力的因緣拿掉以后,我們要观察它本來面目的時候,其实每一個人的本性都是妙觉明体。從這观念当中建立每一個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所以叫“剖相示性”。
這地方是发明諸法的即空,它的不变性,前面是說明隨緣性,以下做总和。
徧歷諸法
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圓妙真如性。
前面的浮塵諸幻妄相到底指的是什么東西呢?就是我們的身心世界。首先我們先把心法開出來,就是“五蘊”,蘊就是积聚,色受想行識,每一個法它都是积聚而成。“六入”就是六根。六入跟十二处就是把色法開出來“合心、開色”。六入為什么叫作六根呢?因為六根能夠攝入六塵,它能夠受用六塵。“十二处”包括內六处(六根)跟外六处(六塵)。“十八界”根塵識,色心具開。為什么叫“界”呢?因為根塵識各有各的界限,眼根只能夠去攀緣色塵,來成就眼識;耳根只能夠攀緣声塵,來成就耳識,根塵識各有各的活动的界限。总而言之,以上的身心世界,它整個相貌都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在整個清淨本然不变的体性当中,我們讲不变而隨緣。什么叫“隨緣”?当我們的业力成熟的時候,就显出一期的身心世界來受用,当因緣別離的時候,這身心世界就覓之了不可得。
譬如我(師父)現在是释淨界,你可以看到我的假名假相假用,我有我的释淨界的色身,我有我內在的思想、有我的感受,有我意識的分別,但是经過幾十年后,我的身业力释放完的時候,我释淨界的身心世界就完全找不到了。這就是所謂的因緣的和合而显現,因緣的別離而消失,這就是所謂的“隨緣义”。在整個隨緣当中,其实它有一個東西是不变的,生命是变化的,但是变化当中有一個東西是永远不會变,它是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東西是什么呢?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我們在三界中是來來去去,一下子到天上,一下子到人間,一下子跑到螞蟻去,生滅变化的,像是客人一樣,但是這客人当中有一個主人是不會变的,就是“如來藏性”。
“如來藏性”圓瑛法師說:「“如來藏性”是具足四种功德:一、常住,本无去來,你在三界來來去去,我們的如來藏性,它是沒有去也沒有來的;二、妙明,它不屬於迷悟,它不是迷也不是悟,所謂的迷跟悟都是生滅法,妙明就是它沒有迷也沒有悟,所以它永远不变;三、不动,它无有生滅;周圓表示它是周徧法界。妙真如性,微妙真实的本性。它是常住、妙明、不动、周圓的一种微妙真实的本性。」
我們在看人生要養成看二部份,一個是一种变的東西,一种是不变的東西,就是我們讲“即空、即假、即中”。但我們要先找到不变,從不变的地方再去創造一個变化的東西;先找到不变的家,然后從家裡面再出來。
真本无妄
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禪宗開悟靠這句話)在真实的心性当中,其实我們去找,我們色身去來,來、死掉又去,又回到本性,從本性又出來、又去,或者說你是迷是悟,或者說你是生是死,其实從清淨的本性來观察,是了不可得,那只是一种虛妄相,永远不會干扰到你的真实本性。生命不断地变,一下子变成螞蟻,一下子变成人,一下子变成天人,不管你怎么变,你的心有一個永远不变的,就是你那真实的心性,它永远不會变。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每一個人,总有一天可以成佛的主要理由,因為你不管造再大的业对它都沒有影響,假設我們的业真的會染汙清淨本性,那完蛋了!沒有一個人能夠恢復清淨,那就完了!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這一段蕅益大師有很多很多的開示,讲得非常好,諸位可以去讀一讀)
蕅祖其中有一段的观念:蕅益大師說:「流转三界中,誰在流转?」你去參!你說我明明在流转啊!沒有一個我在,那個我是我們捏造出來的,沒有一個我在。我們的清淨本性是本來沒有去來,本來沒有生死。那怎么會有生死,那誰在流转呢?就是一念的妄想在流转,你那一念无明妄想在流转,所以為什么說「夢裡明明有六趣,醒后空空无大千。」你那個妄想,啪!破了以后生死就沒有了。因為你隨順妄想你就看到生死,但是為什么妄想消失的時候生死就消失,為什么?因為我們本來无一物,本來就沒有。為什么會有呢?因為仁者心动,心动以后就有,但是当我們心不动的時候,又恢復沒有。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不是把生死去掉,不是!你如果还存在你把生死去掉,那你不是大乘佛法。我們修行是恢復本來面目,不是把什么東西拿掉,是把我們原來的東西把它显現出來。
蕅益大師說:「你不能夠明白,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你就不能夠如实的修习圓頓止观,就不能成就《如來密因》乃至《諸菩薩万行》。」就是,即空、即假、即中,圓三諦理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不必去改变很多的外境,其实它都是你妄想变現出來的,因為你本來沒有。
本经中讲到二個東西:一個是妄想,就是攀緣心,虛妄的根本,一個是真实的心。前面三卷半都是在分別真妄,什么是客人、什么是主人?什么是暫時的、什么是永恆的?什么变化的、什么是不变化的?前面三卷半都还沒開始修行,到了后面三卷半到第七卷,開始讲二十五圓通的時候,就開始修行,就是正念真如,我們開始怎么樣去取捨,远離妄想,順從真如。這個地方其实都还沒有修行,是建立菩薩的中道观念,你对人生,你要用什么角度來看人生,才是最恰当的,就是即空、即假、即中,不变中有隨緣,隨緣中有不变,你先建立這個观念。
我們大乘佛法在断煩惱,都不太強調也不太习慣用激烈的手段。我最近看過一本書,是美国作者寫的,書名叫做「祕密」,它裡面很多观念跟大乘佛法的中道很像。美国的心理学家說我們一個人,你討厭一個人,你不能一直討厭他、一直討厭他,這樣你會受傷,你的身体不會好,你只要远離它,不要想他就好了。你討厭一個人,你心中一直想他,然后一直释放你負面的力量,到最后你會产生反作用力傷害到你自己。所以我們為什么讲,即空、即假、即中,為什么要讲沒有真正的煩惱可断?声聞人他在断煩惱是非常極端的,那極端的方法在断除煩惱的時候,某种程度也折損我們的菩提本性,錯損菩提,变成一种灰身泯智。
所以当我們在面临惡法的時候,其实你不要太刻意断滅它,因為它沒有真正染汙你,你不用緊張,你只要保持「不迷、不取、不动」就好。所以你看為什么大乘佛法在断煩惱,他断煩惱以后他不产生副作用,而小乘人他断煩惱以后,他变成一种灰身泯智,他就是一開始沒有学好中道实相道理。雖然他剛開始用很激烈的手段,用猛烈的藥把三界的愛取断了,但是他后面的路非常难走,因為他总性搞壞了。
你要走菩提道之前先了解,到底生命是怎么回事,你应該怎么去断惡修善,要用怎么樣的观念會让你最快速,所謂的『不歷僧祇獲法身』『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稀有,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它的確是有它不同的方法,會产生不同效果,就是〔天台宗〕所說的「总性」。你在断煩惱的時候你用什么樣的概念來断煩惱,會对你产生影響。
大乘的根本在建立大乘的正見。我們花那么多的時間在研究《楞严经》,就是要能夠很正確的去看人生的,即空、即假、即中的实相,訓練自己产生雙向的思考,不即不離,我不隨順你,但我也不刻意的去排斥你,但是我不隨順你,断滅不得,但隨順不得。我希望我們好好的体會中道实相,你養成這樣的思考,对你以后的修行會很有幫助,你會快速成佛。
摄大乘论42净界法师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三六页:辛二、修道及究竟道位(分二:壬一结前起问;壬二略辨正答)壬一、结前起问。
我们这一段是讲到大乘的唯识止观,修习「遍计本空,依他如幻」的道次第。前面「辛一」是说明从一个资粮位到加行位、见道位,就是从凡夫的有所得的心情,来开始修行的内涵。这以下的「修道」跟「究竟道」,就是到圣人以后,他是如何修行呢?说明「修道」跟「究竟道」的菩萨,是如何来修习止观的。
这当中有二段:第一个「结前起问」,第二个「略辨正答」。先看问:如是菩萨已入于地,已得见道,已入唯识,于修道中云何修行?
这个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他经过凡夫的四寻思、四如实智,这个时候「已入于地」,已经成就了初欢喜地。入欢喜地的时候,他内心当中「已」经是「见」到圣「道」,见到了二空平等的真理,这叫做「道」,因为这个二空平等的道理,能够趋向涅槃。这个时候在「修道」当「中」,他的功德还有很多还没有圆满,他内心当中是「佛道无上誓愿成,法门无量誓愿修」,所以他有很多很多的功德还没有圆满,这个时候他应该如「何」来「修行」呢?提出这个问。
壬二、略辨正答(分二:癸一先说修道可得转依;癸二后明欲证精勤加行)癸一、先说修道可得转依(分二:子一显意言境及由方便;子二显经长时方得转依)子一、显意言境及由方便。这当中有二段:第一个「先说修道可得转依」,第二个「后明欲证精勤加行」。先说明「修道」的「转依」,,这当中分二段:第一个「显意言境及由方便」,第二个「显经长时方得转依」。先说明他内心的状态,跟他所采取的方法,再说明修行时间。先看「显意言境」,这个「意言境」是说这个菩萨内心是什么样的意境?他这个「意境」是怎么产生的?什么方便产生的?看论文:
于如所说安立十地摄一切经皆现前中,由缘总法出世,后得止观智故;
这个菩萨在见道位以后,他怎么修呢?他的修行内涵,正「如」佛陀在大乘经典当中「所说」的「十地」法门,《华严经》讲十地就讲得很清楚,十地菩萨每一个都有他相应的修行法门。这以下作一个简单的总相说明。「十地」菩萨的内心是什么相貌呢?「摄一切经皆现前中」,就是十地菩萨的一念心,他不管攀缘什么法界,比如说他念阿弥陀佛也好、持〈大悲咒〉也好,他每一个法门都能够「摄」持「一切」的义理,使令这个义理都能够清楚的现前,在一念心当中,能够转大*轮,这是不可思议的意境。他能够「摄一切经皆现前中」,他不管是修什么法门,都能够摄持所有大乘的「经」义,使令它「现前」。他怎么能够做到这一点呢?「由缘总法出世,后得止观智故」,其实他一方面观察一切法的总相,所谓的空性体性,一方面攀缘一切法差别的假观,他也是修空观、假观而成就的。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同样是空观、假观,这二个法门是完全一样,内涵是一样;但是为什么凡夫修空观、假观的时候,障碍重重;圣人修空观、假观的时候,是「摄一切经皆现前中」?因为我们凡夫修空观、假观的时候,内心有很多的情感在障碍我们,所以空、假二观的智慧不能够在内心很自在的开展出来,就是有烦恼障。我们在凡夫的时候,修了很多很多的善根,拜佛、诵经、持咒,但是这个善根的力量都不明显。为什么呢?都被烦恼抵消掉了。这个烦恼的干扰太厉害,就是这个心动得太厉害。动得太厉害,你就很难把这个东西种下去。
所以菩萨他诵《华严经》,他的读本跟我们是一样的,就是「如是我闻……」,他也是诵《华严经》,但是他诵《华严经》的时候,他能够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他只要读诵一个偈颂,就能够总摄佛陀一切的法门现前。在《华严经》,佛陀讲一个譬喻说:凡夫修习佛法的善根,就像一艘船刚开始要离开痛苦的此岸,离开的时候很困难,你看这个船要离开港口很困难,它努力的往外面跑,但是地心引力又把它吸回来,就是烦恼它不同意你修行。你所有戒定慧的修行,烦恼没有一个同意,所以我们修行人,经常陷入矛盾当中。在家居士他不会矛盾?因为他就是随顺烦恼,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一旦你要修行,你的心就有二种功能:一个是趋向于戒定慧的,一个是要你随顺烦恼,你内心当中,这二个状态不断的在冲击,真妄交攻。就好象这个船要离开港口的时候,这个马达是要船往外面跑,地心引力却是往里面吸的。但是当这艘船一旦离开港口,到了大海的时候,马达可以关掉,船自然的一日千里,所以菩萨的修行非常轻松。
所以有时候我们讲「成佛是三大阿僧祇劫」,一听就很可怕。其实蕅益大师说:成佛之道最可怕的是三界生死这一段。就是你要离开港口这一段是最困难的,这艘船只要一离开港口,后面没有地心引力的干扰,它是一日千里。所以《华严经》上说:初地的菩萨,他一念之间跟佛法的相应,超过他以前在凡夫位的时候,资粮、加行、通达修一大阿僧祇劫所有的功德,比不上初地菩萨一念的相应。二地的菩萨一念的相应,就超过所有初地菩萨所有的功德,就是说他内心当中没有障碍。所以为什么我们在凡夫的时候,要为菩提道求生净土。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上说:虽然阿弥陀佛的净土是三根普被,也摄受凡夫、也摄受法身菩萨,但是真正受益的是生死凡夫,因为三界这一关最难跳出去,这一关跳出去了,其实你的成佛之道后面是一帆风顺,那个是自然的。你整天吃饭、整天睡觉,善根就是不断的增长,因为他没有负面的阻力,没有烦恼的阻力。所以这个地方说:初地菩萨,他任运的修习空、假二观,就能够在一念心当中,「摄一切经皆现前中」,无量无边的法门,他修习布施、具足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所有的功德都具足,那是一个不思议境。
子二、显经长时方得转依经于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数修习故,而得转依。
你看这个不可思议的功力,都还要经过「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长时间的修行,才能够去转变他根本的生命相貌。什么叫「转依」?从本论来说有二个「转依」:第一个是转烦恼障得大涅槃,成就断果;第二个是转所知障成大菩提,成就智果:这叫「转依」,二种转依果,这个都是要经过无量阿僧祇劫的修行。
癸二、后明欲证精勤加行为欲证得三种佛身,精勤修行。
为什么要这样用功呢?因为菩萨要成就「三身」:法身、报身跟应化身。法身、报身偏重在自受用,应化身是他受用。因为小乘的学者,他只追求偏空涅槃,他不追求三身;但是菩萨为了成就「三身」的缘故,所以必须要长时间的「修行」,这是他的目的。到这个地方,是把大乘止观,从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的凡位修行,乃至于修道位的这种圣位的修行都讲过了。
戊三、现观差别(分二:己一问;己二答)己一、问。这个地方是作一个比较。「现观」就是真实智慧的现前。真实智慧当中,有小乘的智慧跟大乘的智慧,这个地方作一个差别、比较。声闻现观、菩萨现观,有何差别?
小乘的学者,他观一切法空,入一种无所得的状态;大乘的「菩萨」,也观一切法空,内心也安住在无所得。同样是无所得,大小乘「有」什么「差别」?提出这个问。
己二、答(分二:庚一总标数;庚二别列释)庚一、总标数。「答」当中:第一个「总标」,第二个「别释」。先看「总标」:谓菩萨现观与声闻异,由十一种差别应知。
大乘的空观跟小乘的空观,这当中有「十一种差别」。当然大小乘是有交集的,大乘的空观跟小乘的空观都是无所得,这个是相同的;但是在相同当中,有「十一种」不相同的地方,这是菩萨「应」该了「知」的,叫「差别应知」,菩萨应该要知道这当中的「差别」,你才能够简别。
庚二、别列释
我们先看这十一种差别:一、由所缘差别,以大乘法为所缘故;二、由资持差别,以大福智二种资粮为资持故;三、由通达差别,以能通达补特伽罗法无我故;四、由涅槃差别,摄受无住大涅槃故;五、由地差别,依于十地而出离故;六、七、由清净差别,断烦恼习,净佛土故;八、由于自他得平等心差别,成熟有情加行无休息故;九、由生差别,生如来家故;十、由受生差别,常于诸佛大集会中摄受生故;十一、由果差别,十力、无畏、不共佛法,无量功德果成满故。
这当中的十一种差别,我们分成二段来说明:第一段是总说,第二段是别释。
我们看总说的地方,「由所缘差别,以大乘法为所缘故。」小乘空观的所缘,主要是四谛法门,就是苦、集、灭、道,而这当中的所缘还偏重在苦谛。小乘佛法修空观的动机,是缘苦而发动的,就是观察无常,他感觉到生命是变化流动的,所以他感到非常强烈的不安稳性,他认为生命没有安全感。所以从苦谛的无常当中,他要找一个没有变化的涅槃来安住,所以小乘佛法的空,是缘四圣谛而引生的,特别是这当中的苦谛。大乘佛法的空,其实是缘一切的法门,所以智者大师说:大乘的空观是缘道谛,他为了要广修一切法门,才修空观。因为你要修一切法门,一定要空作基础,以有所得的心是不可能成就一切法门的。小乘的空观是缘苦谛而发动,大乘的空观是缘道谛而发动。
《梵网经菩萨戒》说,菩萨的空观是什么相貌?说是「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你看菩萨的空观,他是依止在现前一念心性,他是有明了性的,在一念心性的平台当中,「方便勤庄严」,就是断恶、修善、度众生。什么叫「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简单的说,就是他「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谛而不动。」菩萨的空观能够断恶,而且能够修善、度众生,他能在空观里面去修习善法,又能够以无所得来度化众生。这一点声闻人做不到,声闻人的空观只能够断恶,离苦断恶这样子而已,他的空就是这样,他的所缘境就是苦谛。这是第一个总相的差别。也就是说小乘的空,基本上是偏空的,它不能有妙用;大乘的空是真空妙有,这是最主要的差别,就是所缘差别。
第二个别释。「由资持差别,以大福智二种资粮为资持故。」
这个「资持」就是资粮力的「差别」。就是这个空观,它背后的靠山有差别,叫「资持」。这个空观是什么东西在「资持」它呢?小乘的空观主要是靠出离心跟四念处的善根,他从苦谛当中,产生厌恶生死、欣求涅槃的出离心,依止出离心,修行不净、苦、无常、无我的四念处,以四念处的智慧来资持他空性的智慧,所以它是一个由少善根、少福德的资粮所产生。大乘空观的背后,是由菩提心跟六波罗蜜的广大「福」德、「智」慧「二种资粮」所「资持」。所以它这个空观背后的资持点、背后的靠山是不同,一个是广大的福德智慧,一个是微小的四念处善根,这二个有差别。
「三、由通达差别,以能通达补特伽罗法无我故。」
前面是说明背后的资持,这个地方是说明它前面的「通达」点。小乘的空观,它只能够证得「补特伽罗无我」,就是我空法有,小乘知道五蕴的生命体是流动变化的,没有一个真实不变的自我,这一点他是非常清楚的。但是他对于一切因缘所生法,所谓杂染的生死、清净的涅槃,这样的执取是非常的严重坚固。所以小乘的法执、对立性,是非常严重坚固的。所以我们说阿罗汉为什么不敢来到三界?其实以阿罗汉的功力,他四果证得无生的功力,他来三界流转是不会退转的,他是有实力可以来的。
那他为什么不来三界呢?其实在经论上说:主要是他心理上有障碍。他心理上有什么障碍?我说明一下。他在因地的时候,修习厌离三界苦果的这个观法,是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看三界就像火在燃烧一样。当然刚开始的时候这是一个妙法,但是当他以这样的观法把三界厌离以后,留在心中的那个印象,对他行菩萨道变成是一种障碍。所以为什么菩萨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一定要依止一念心性作平台,然后观察法门是如梦如幻的,这个法门是暂时借用的,以如梦如幻的法门,对治如梦如幻的烦恼,把这个烦恼调伏了,这个能对治的法门你也要把它忘掉,因为有的法门你不把它忘掉,以后你要成佛,这个法门会变成障碍。譬如说厌离三界,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其实小乘的学者,他有足够的功力来三界度化众生,对他没有任何的伤害,他的实力是够的,但是他内心当中,对三界害怕的阴影挥之不去,所以对他要积集广大的福德智慧,造成严重的伤害。就是他的法执太重,把杂染的生死法、清净的涅槃法,那种对立性、真实性看得太严重。所以菩萨能够如梦如幻,看到三界是如梦如幻的火,他知道其实这个火是心随境转。你说它是火,但是你观察它是一个温暖的火、冬天温暖的火,它就不会伤害你。
所以大乘菩萨能够观察万法唯识,境是由心所变现的,所以它这个思考模式,比小乘高明。所以我们在思考事情的时候,同样在断烦恼,有些思考模式你用了以后,要适可而止。你用得太厉害,虽然这个药吃下去很有效果,但是你要注意它以后会有后遗症,有些法门你用的时候没有后遗症。所以我希望我们在修习佛法的时候,对治烦恼,你当然要用药,但是你用猛药的时候,你要注意!你不能够只是看眼前的利益──我把这个烦恼断掉就好!这个药性本身,在你成佛之道会不会产生后遗症,这个你也要评估。小乘学者,他的我空法有,使令他在修习善法、度化众生、成就成佛之道的后半段……,就是小乘的前半段他走得很顺利,他离开三界了;但是他后面要从空出假,广修一切福德、广度一切众生、趋向万德庄严佛果的时候,他的后半段就很难走下去,因为他的法执障碍了他。大乘没有这个问题,他到了初地走得很快,二地更快,这个地方有差别。「通达」,就是他后劲的「通达」是有差别的。
「四、由涅槃差别,摄受无住大涅槃故。」
这个「涅槃」就是一个不生不灭的依止处、一个安乐处。小乘的涅槃叫做偏真涅槃,他这个涅槃是偏在真谛,对世俗的因果是没有交集的。所以小乘的涅槃,基本上只能够自受用,不能说我的涅槃跟你共享、我这个大般涅槃摄受很多众生来我这个地方,不可能。大乘菩萨的涅槃叫做「无住大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也就是说菩萨能够假藉母胎来到三界里面度化众生,你看他到处跑来跑去广度众生,但是他的内心还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还是「涅槃」。为什么呢?因为他的涅槃是「无住」。他不决定在生死、也不决定在涅槃,他永远是走中道的路线,他的涅槃是有种种不可思议的妙用。
「五、由地差别,依于十地而出离故。」
小乘的空观,这种空观非常可惜,没有大地的资持,而大乘的空观有大「地」的资持。这个大「地」有二层意思:第一个不动义,你看这个地,人车在大地上跑来跑去、动来动去的,大地它永远不动;第二个大地有荷负义,负载众生,所有的人、所有的房子、所有的树木都要依大地,大地它能够无怨无悔的来承当一切众生、荷负众生。这当中随着他内心的功德增加,他从初欢喜地到法云地,他地地不动的力量,使他对众生的承当荷负的力量增长,依止这种承当力来「出离」烦恼障、所知障。
我曾经听一个老和尚开示,他把菩提心解释成「责任感」,这个责任感就是菩提心。我觉得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我们一般人要去做一件事情,只有一个理由,就是我想要去做,因为这个事情做了以后对我有好处,依止对自己有好处的动机做这件事情。当你度化这个众生,这个众生对你没有好处的时候,你一定把他放弃掉,因为你一开始的动机,就是以一种好乐心去度化他。但责任感不同,我对你有责任感,你对我好,我对你也有责任感;你对我不好,我对你也有责任感:这责任感是超越好坏的,这叫大「地」。你看那个大地,你用干净的东西丢到大地,大地也是如如不动,也是荷负你,不论你怎么样,它就是不动。所以菩提心是建立在责任感,而不是建立在彼此的感情,感情是变化的,靠不住的。所以这个地方叫「地」,不动,在不动当中生起它的责任感。
小乘的空观,它对众生是没有责任感的。在经论上说:小乘的学者在空性的涅槃当中,其实他很清楚的知道,他过去的眷属在三界流转,受了很多痛苦的折磨,他很清楚。他的内心当中没有悲悯心,因为他认为这不是我该度化的,他没有这个责任感。其实他不是不知道,他很清楚的知道,因为他内心当中的空里面没有大地。菩萨的空性当中有大地,他有「名利不可争、义务不可辞」,他对弘扬佛法、度化众生有责任感。
「六、七、由清净差别」,这「六」跟「七」是合并,都是属于「清净」。这个「清净」有二个:一个是自受用的清净,一个是他受用的清净。先看自受用:「断烦恼习故」,「断」除「烦恼习气」的「差别」。什么叫「习气」?就是说事实上他没有这个烦恼,但是表面上看他好象有这个烦恼。比如说这个杯子,以前装酒,现在用水洗干净,但是你闻这个杯子还是有酒的味道。比如说,你看难陀尊者,难陀尊者以前贪爱的烦恼很重,但是他修小乘的四念处、我空观以后,他已经把烦恼的根断掉了,因为没有我,谁起烦恼?心若灭时罪亦亡。但是你看难陀尊者看到女众时,还是上下打量。你看舍利弗尊者,舍利弗尊者以前瞋心很重,他证得我空以后,瞋心的烦恼消灭,但是舍利弗尊者他的身影,映到一只鸽子身上时,鸽子还是会恐惧,就是因为他的习气还在。菩萨是「断烦恼」、也「断习」气,这一点是断得彻底,「净佛土故」。小乘的空观,他没有理想要成就一个佛的净土;大乘菩萨不是,他观一切法空,他总是想:以后要把自己福德、智慧的资粮,庄严一个「净土」,盖一个道埸,成就一个国土,把有缘的众生摄受来这个地方修学,他有一种要成就「净土」的目标。一个是自受用的清净,一个是他受用的清净,这个清净是有差别的。
「八、由于自他得平等心差别,成熟有情加行无休息故。」
小乘的空观是自他不平等,他的空是有法执的对立;大乘菩萨的空是「自他平等」,他对一切众生的感受是感同身受的,所以他能够生起「成熟有情」的「加行」,他为了要使令众生的善根「成熟」,不断的努力,假藉方便度化众生,而且是尽未来际没有休息的。不过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一个菩萨能够长时间的度化众生,他的心一定要安住在无所得的平等心;一个人感情太重,他度化众生好坏的心太强烈,他一定会产生很大的挫折感,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注意。我们经常看到经典上,赞叹菩萨没有休息,其实他不是勉强,是任运的,因为他内心平等,所以他就能够不断的做下去。
「九、由生差别,生如来家故。」
这个「生」就是安住。小乘的空观不能安住在真如、「真如家」,小乘的空是心外求法,他的空是安住在心外的一个法上,他那个空是一个法。大乘的空是安住在内心,叫做现前一念心性、叫真如。所以佛陀在经典上说:小乘他不是真佛子,叫外子,只有菩萨才是真佛子。因为他没有「生如来家」,没有安住在真如的家。
「十、由受生差别,常于诸佛大集会中摄受生故。」
这个地方是讲果报。菩萨的「受生」在因地的时候,他能够在十方「诸佛」的「大集会中」,这个「大集会」是实报庄严土,他能够「摄受」,莲华化生。你看小乘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他只要还没有入无余依涅槃之前,他的果报都是业报身,他不能生到实报庄严土,他只要还没有达到四果之前,甚至于他在有余依涅槃,没有入涅槃之前,他那个老病死的身躯是不能够解脱的。菩萨不同,因为长时间福德、智慧资粮的加持,他生在「大集会中」实报庄严土。
「十一、由果差别,十力、无畏、不共佛法,无量功德果成满故。」
这个地方讲他受用的「果」,前面是讲自受用的果。菩萨的一念空性,具足了「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无量」的「功德成」就。不像小乘的空,是空空荡荡的一个素法身,什么都没有;它有万德庄严的:这是有差别的。佛陀在《法华经》上说:生死凡夫就像一个乞丐,在三界流转,你作不了主,你自己也不能生产事业、也没有资产。没有资产怎么办呢?向人家乞求,完全靠你因缘的业力。因缘好,讨一顿饭吃;因缘不好,这一顿饭就饿肚子。就是我们生死凡夫,流转三界中,内心没有一个依止处,随业流转,就像乞丐。小乘的圣人好一点,叫做大富长者家中的清洁工人,他能够除粪,把厕所扫得很干净,把三界的爱烦恼、见烦恼消灭了,还得到这个大富长者的照顾,有房子住、有正常饮食的提供,他觉得很满意了。大乘的菩萨,他掌管这个大富长者所有的珍宝,做当家师,准备继承佛位、准备继承大富长者的阶位。所以从这个譬喻就知道,小乘观一切法空跟大乘观一切法空,他的万德庄严是有差别的。这个地方我们应该清楚。
我们应该这样说,成佛之道的确有二个选择,这二个都是佛说。你可以先享受后痛苦,先甘后苦──先离开三界,反正小乘的方法很快,六生、或者是四生、或者六十小劫;但是你要是用小乘的方法修学,后面的路你就很难走下去,所以叫做先甘后苦。所以小乘一旦回小向大,他要适应大乘中道思想,就很困难、很难适应的。大乘菩萨前半段很难走,因为你要一个生死凡夫「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这对凡夫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要求。但是这个菩萨,从刚开始的摇摇晃晃不断的调整,等到他正常以后,他后面的路就走得很快,初地以后那个船开得很快。看你是要选择哪一条路!
有人把众生分成三个等级:第一个等级,这种人永远活在过去,他没有现在、未来,这种人叫下等人。你看一般的工人,他内心当中,他以前做什么,他现在就做什么,他一天过一天不思进取,活在过去。第二种人是中等人,他活在过去、也活在现在,这种人一般来说都是做中阶的干部。他有过去的经验,但是他也随时不断的调整自己,作状况的处理,就是他活在过去、也活在现在。上等人是活在过去、又活在现在、又活在未来,他未来有理想目标:我现在做得不够好,但是我未来有一个理想,我绝不放弃。这种人大部分都是做老板,老板都是活在未来。(呵──)你看老板一天到晚在工厂现场走来走去,这公司没有希望。一个老板要想想这公司未来要怎么办?十年后要怎么经营?所以你要走大乘路线,你实在要有一点目标才走得下去,否则你看到三界的痛苦,你就会害怕。当然你也可以不要害怕,你求生净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路。到这个地方,是把大乘空观的庄严殊胜,跟小乘单纯的空观作一个比较,勉励我们应该要坚持这一条路,不要退大取小。
丁二、颂(分二:戊一自颂前义;戊二引余颂证)戊一、自颂前义(分二:己一四寻思;己二四如实智)己一、四寻思。前面的「丁一」是「长行」,这个地方偈「颂」。偈「颂」有二段:第一个「自颂前义」,这是无著菩萨自己做的偈颂;后面第二段是「引余颂证」,引用其他的经论。先看「自颂前义」:第一个「四寻思」,第二个「四如实智」。先看「四寻思」:此中有二颂:名事互为客,其性应寻思,于二亦当推,唯量及唯假。
我们刚开始修「四寻思」的时候,就观这个「名」──心中的思想,由这个思想产生了种种的义相,这「二」个是「互为客」,这个「互为客」,「客」人当然是不决定,主人是决定的。就是你的思想影响外在的作用,外在的作用又会牵动你的思想,这二个相互作用,但这二个都是「其性」,它的体性都不决定,这应该要想一想,都是你的心变现的。「于二亦当推,唯量及唯假」,「于二」就是自性跟差别,这二个你也应该「推」论,都是你心中的「思」量所「假」立的。所以「四寻思」的意思是先破「名」跟「义」,然后自性差别自然消失掉。
己二、四如实智实智观无义,唯有分别三,彼无故此无,是即入三性。
真「实」的「智」慧──这个「遍计本空」的智慧现前的时候,我们「观」察外境的这些差别作用是没有体性的,这个是破所取相。「义」被破了以后,能「分别」的名、自性、差别也可以破除。为什么破除呢,「彼无故此无,是即入三性。」因为「彼」义相不存在,能分别的名、自性、差别也不存在,这样子就悟「入」了唯识三「自性」的道理。这个偈颂,等于是先破外境的所取相,再破能取相,这个前面说过了,这只是一个复习。
戊二、引余颂证(分二:己一教授二颂;己二别五现观伽陀)己一、教授二颂(分二:庚一现观边;庚二真现观)庚一、现观边(分二:辛一先遣义想观唯自心;辛二印空所取能取亦无)辛一、先遣义想观唯自心。这当中有二段:「教授二颂、别五现观伽陀」。「二颂」当中先看「现观」。「现观」当中先看第一段,「先遣义想观唯自心」:复有教授二颂,如《分别瑜伽论》说: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义相既灭除,审观唯自想。
一个「菩萨」在禅「定」的寂静心中,「观影」这个「影是」外境的影相,看这个是好人是坏人、是得是失,你应该思惟:其实是你心中的联想。这条绳子,你看它是蛇,你就产生害怕,它就扮演蛇的角色;你观察它是蚯蚓,你内心就产生慈悲心:所以它是你自己定义的,「观影唯是心」。你知道外境的体性是不决定的,你能观的心──心中的联想也慢慢消除,内心就安住在无分别智。这个地方是观察外境是无自性。第二个是内心也是无自性:
辛二、印空所取能取亦无如是住内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无,庚二、真现观后触无所得。
为了对治外境的执取,菩萨开始不再向外境追求,安「住」在「内心」,他已经「知所取非有」,知道这个外境的执取是没有意义的,一切法是因缘生嘛,好坏是你自己捏造出来的。「能取」的心这种智慧的观照,也觅之了不可得,最后「后触无所得」,就入了这个现观。「触」就是证入,就证入了无所得的平等法界。就是先对治外境的执取,再舍离能观的智慧,这个时候能、所双亡,唯是一心,入平等法界,就证得无所得的真如。这个地方是把前面资粮位、加行位的修学到见道位的过程,再作一个重颂。
这个止观,是一个心地法门,就是要经常的要观照自己。我们发觉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他自己想改变。你去看一个修行人,如果他自己不想改变,你怎么讲都没有用。一个人要颠倒,佛菩萨来也是没有用。所以你不修止观,你不想修观照力,那你的生命就不会改变。你三十年前是什么样的心态、你是什么样的命运,你现在也是什么命运,顶多你修一点福报而已。一个人要改变,是什么要改变?就是他本身有在观照。你做错了,别人点你一下,有观照的人,马上能够自己觉悟,然后改过。所以所有的改变,都是在于自己的觉悟,别人只是点一下。为什么有些人别人只是点一下,他就能改变?有些人点了半天,也没有改变?因为他内心没有观照力。
所以你看菩萨劝谏,讲三次就好了,讲多了也没用,徒增烦恼、结恶缘而已。所以你一定要自己去观照,别人讲的话你才听得进去。临命终的时候,你说我颠倒了,我可能去执着某一个人跟事;但是为什么有些人被临终关怀时,讲几句话,诶,他就醒过来了?有些人颠倒,你怎么讲都没有用?因为他内心的执取非常坚固,你怎么讲都没有用。
所以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一个情况──你自己想改变。你自己不想改变,谁也不能让你改变,释迦牟尼佛也不能让你改变,因为你活在妄想当中,谁也没有办法,你要往火坑跳,谁也没办法。我们下一堂课马上讲到菩萨广修六波罗蜜,成就广大的福德资粮,你看菩萨修善、成就功德之前,先产生内心的观照。你自己要有反省的力量,否则你这个菩萨道资粮力一修下去,谁也不能改变你,这个地方错就一直错下去。所以你看菩萨修六度之前,先成就观照力,然后再产生行动力。就是你有这个观照,你在行动的时候,你随时可以微调一下。
一个有观照力的人,起码今生不会有重大的过错,会有过错,但不会有重大的过错。一个人今生会产生重大的罪业,一定是没有修观照力,因为这个罪业不可能马上产生,所有重大的罪业都是点点滴滴的,今天做一点,没事;明天再做一点,也没事;愈做愈大胆,然后罪业愈造愈大、愈造愈大。为什么他这个罪业在生命当中能够连续那么久呢?我相信一定很多人点过他,但是有什么用!他自己不观照,谁点你也没有用。所以说,你内心当中有真实在观照,我们不敢说你没有过错,但是你起码不会有重大的过错,因为你有小过错就可以调整过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真实的行六波罗蜜行动之前,菩萨要先修观照,有了目标以后再修观照,然后再采取行动,是这个次第。这个地方大家要想一想它的差别。好,我们讲到这里。
问:请法师慈悲开示,法师上课提到大乘菩萨的修法,是先修戒、再修慧、修禅定。请问想修大乘的行者是否应先修戒、后修解门、再修行门?
答:这个解门跟行门,你不可以这样分开来。因为你都不行门、不拜佛,你心静不下来,你解门也读不下去。所以我不同意把解门跟行门切开。这段时间完全解门、这段时间完全行门,其实这样的分法是不对的。你可以不成就禅定,但是你要成就寂静的力量。如果你没有行门,完全看书,我看你身体也受不了,没多久就高血压。(哈──)因为看书都是分别。因为行门它是安定,你拜佛、持咒都是无分别,安定,而且这当中有佛力的加被,你念佛,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念〈大悲咒〉,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这些都可以灭罪。一个人如果不从行门上作忏除罪障、积集资粮,你修习解门,你身体的病痛障碍特别多。你光是自己的障碍就冲不过去,不要说度化众生!所以我觉得解行不能分开,解行是不能切割的。禅定跟智慧是可以有次第,我们刚开始偏重智慧,这是对的。因为你没有智慧,遇到禅定你就迷惑,它的诱惑力太大。但是你虽然修智慧,你这个智慧也要有一点寂静的力量,就是行门的定课。
我再强调行门的定课不是寂静而已,如果只是寂静,那跟外道差不多,这当中有不可思议的三宝加持力,你在拜佛、念佛的时候,有三宝灭除罪障、增加福报的力量,那是我们所有佛弟子的根本,就是归依。如果你对念佛、持咒产生不可思议的加持力,你都不相信,那你连三归依都不如、你连佛弟子都不是。佛法是重智慧,但是它这个智慧刚开始是带一点宗教情操,就是对三宝的归依,你相信三宝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所以我认为行门跟解门是不能分开的,而且初学者行门的时间要多于解门的时间。你妄想那么重,你听佛法也听不懂。
其实佛法是这样,我自己读佛学院读了三年半,佛法跟读世间的学问不同。读世间的学问,你读科学,你一本书要读到通。佛法你读一句算一句。你说我这一堂课都昏沉,突然醒过来听到一句,诶,不错。明天要是打瞌睡,醒来又听到一句,也不错。诶,这个点点滴滴的累积,听十年下来你也开悟了。(呵──)为什么开悟呢?因为我打妄想、昏沉、掉举的时候,我总有空档,我不可能一天到晚打妄想,总有空档。(哈──)这个佛法就在空档的时候渗进去。但是你要知道,这个佛法的善根不可思议,你只要让它渗进去,它就永远不会出来,这个三宝的力量不可思议,叫金刚种子。只要你在妄想的空隙有佛法的力量进去,就不可思议,它就慢慢增长,你就会慢慢觉得:诶,我这样做是不对的。
所以我刚刚讲:一个人要改变,一定要自己觉悟──诶,我昨天这样做是不对,我应该要调整一下自己。诶,你就慢慢进步。为什么进步呢?就是那个观照力慢慢现前。为什么观照力现前呢?你就是打瞌睡醒过来的时候,听到这几句话。所以修学佛法不要太急躁,好象一定要每一堂课都听得懂。我今天听二句、明天听三句,点点滴滴,不思议心,不思议变,佛法的善根不可思议,它永远不会退失。所以说刚开始,先拜佛、修忏、修习福报,但是行门可以比解门稍微多一点,这二个都需要。
一、胆囊的作用
胆囊为消化系统的一个器官,主要功能为:储存胆汁;浓缩胆汁;助消化功能,进食时胆囊收缩排出胆汁参与脂类食物的消化;分泌功能,胆囊壁每24小时分泌约20ml稠厚粘液,除保护胆囊的粘膜不受胆汁侵蚀外,还有润滑作用,有利于胆汁的排出;免疫功能,胆囊粘膜具有分泌IGA抗体的功能,对胆道系统免疫防御有重要意义。
二、胆囊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案
急性胆囊炎:95%为结石性,5%为非结石性。典型症状为突发右上腹绞痛、恶心、呕吐、发热、右肩背部疼痛。如果您患有结石性胆囊炎,年发作2次以上,曾经有过高热、绞痛或皮肤一度轻度*染那就不要犹豫了,来医院手术吧。可行腹腔镜微创手术,年纪较轻也可采用保胆手术。
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所致。症状不典型,偶有胆绞痛史。对胆囊壁明显增厚、硬化、毛糙,伴有结石者应行胆囊切除,无结石者如胆囊壁增厚不多、无明显萎缩、症状轻者可消炎、利胆治疗。
胆囊息肉:多无症状。但要引起足够重视,因为胆囊息肉一旦恶变预后非常不好。什么时候需要手术呢,请记住一个口诀“一五一石,逐渐长大”。“一”就是结石达到1厘米,“五”就是年龄达到50岁,“一”为单发息肉,“石”就是息肉合并胆囊结石。如果您有胆囊息肉达到或接近以上标准那就不要犹豫了,去医院做微创手术吧。
胆囊癌:早期无症状。绝大多数发病在50岁以上,女性居多。病因不明,统计发现有胆囊结石较无结石者胆囊癌发病率高出14倍。3厘米结石是1厘米结石的10倍。值得注意的是胆囊癌发病率虽然低,但胆囊癌具有早期转移,手术后预后差,放化疗不敏感,存活时间短的特点,必须高度重视。如果您有胆囊息肉短期内增大明显、超声或CT提示胆囊壁局灶增厚、右上腹不规律隐痛、化验检查肿瘤系列CA或CA-升高,马上就医切除胆囊吧,不能心存侥幸而拖延治疗。
三、胆囊切除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因大多数患胆囊炎的朋友胆囊功能多半已经丧失,身体已经适应,胆囊的部分功能已被胆总管替代,故大多数人不会有不适及不良影响。少数人会出现脂肪泻,即进食大量油腻食物后出现腹泻或消化不良,原因为进食后没有胆囊收缩后大量胆汁排除与食糜混合,造成脂类物质消化不良,胆囊切除早期少食多餐即可避免;亦有右上腹不适、疼痛者,相关化验、影像检查正常,其原因不甚明确;胆管结石发病率升高,医院统计,切除胆囊患者和未切除胆囊患者,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是2∶1;胆囊切除术后病人被列为结肠癌的高发人群,国外学者分析结论,60岁以上胆囊切除患者较保胆者结肠癌发病率高出4倍,以女性、右半结肠发病率偏高。
四、结石性胆囊炎有什么不良后果
因胆囊结石与胆囊炎症互为因果关系,故可导致胆囊炎症迁延不愈,频繁发病,肝区钝痛,右肩背部疼痛。饱餐后症状尤其明显。因胆囊细小结石不断自胆囊管排除,造成胆总管易形成结石,胆总管结石可损伤胆总管造成管壁增厚、毛糙,慢性炎症,亦可造成十二指肠乳头损伤炎症、狭窄,导致胆道压力升高,继发肝脏损伤,转氨酶升高、胆红素上升、排尿色深,皮肤瘙痒、颜面灰暗、肝区疼痛,严重可导致胆管梗阻,出现寒颤、高热、右上腹剧痛、血压下降等急性胆管炎症状,十分危险。因胆管与胰管为共同开口,胆道压力上升可致胰管压力升高,易诱发急性胰腺炎发作,医学上称“胆源性胰腺炎”,病程长,不易治愈,短期、长期并发症很多。胆囊结石伴囊壁局灶增生有癌变可能。
五、保胆手术的意义,什么情况可做保留胆囊的手术
主要意义是维护正常人体平衡和生理功能,避免了胆囊切除对身体的不利影响。中国胆道外科之父*志强院士强调,“微创保胆技术是中国的大事,是二十一世纪的大事”。微创保胆取石术已被公认为一种安全的、最有效的治疗胆囊良性疾病有效方法。
现行保胆手术多半是微创腹腔镜、胆道硬镜、软镜联合取石,手术优势明显,较以前开腹保胆手术、胆囊镜超声碎石取石术等更加安全可靠。
保胆指征(仅供参考):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胆囊无坏疽、穿孔,胆囊形态基本正常,可胆囊置管取石、引流;慢性结石胆囊炎胆囊壁增厚不甚明显,比如胆囊壁厚0.4厘米以内,术前超声检查见胆囊收缩良好(胆囊收缩实验)无局灶增厚或占位者均可行保胆手术。
非结石性胆囊炎以保守治疗为主,只有症状严重有化脓、坏疽、穿孔可能时行胆囊切除手术。
六、新式微创保胆取石手术优势
1.小切口,创伤小、痛苦轻微,疤痕极小。
2.腹腔镜、胆道硬软镜联合取净结石,胆囊息肉可一并切除。
3.无内脏损伤,术后恢复快。
七、结石性胆囊炎保胆手术后注意事项
1.规律饮食,忌油腻,忌辛辣。
2.保持大便通畅。
3.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
4.坚持服用利胆药物,如胆宁片。3个月后复查肝功,如正常可长期服用。
5.每年复查超声。检测有无结石再发。
一个人的身体里总是有很多穴位,每个穴位的不同与身体内部有着特定的关系。通常在日常休闲时间,通过有效按摩和按压穴位,更好地刺激穴位,可以达到治疗和调理的效果。因此,在摩擦胆囊点的过程中,可以调节身体内部,以改善身体,同时更好地保护胆囊的健康。那么,有效按摩胆囊腔有什么好处?
囊状点位于小腿外侧上部,腓骨头前下部凹陷处下方2英寸处。在有效按摩和按压特定部位的过程中,通过有效刺激穴位,可以达到治疗和护理胆囊的效果。揉捏和按压胆囊穴位的好处如下:首先,在急慢性胆囊炎、胆绞痛、胆道蛔虫症和胆结石的情况下,可以按摩囊状点。因此,通过对胆囊内部状态进行相关调整,促进胆囊组织的修复效果,可以有效缓解病情,获得治疗效果。其次,在腰腿酸痛、胸肋疼痛和慢性胃炎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摩擦囊肿点来促进身体内部的自我操作和修复。能有效改善腰腿痛、胸肋骨痛和胃炎,从而避免身体更大的不适和损伤。
3.胆囊穴位有效揉捏可有效提高胆汁浓度效果,降低胆固醇,有效改善身体状况,预防其他胆囊疾病的生活费用。了解揉丹南穴的相关好处后,还要学会选择穴位,并对揉穴的时间和频率做出相关的决定。毕竟,只有通过穴位的正确按摩,才能保证刺激效果到位后,才能对身体的某些疾病进行相应的治疗和调理,有效达到预防胆囊疾病的效果。因此,在按时摩擦胆囊穴位时,必须掌握相应的分寸。
综上所述,可知胆囊穴位在正确按摩的情况下,可对胆囊炎、胆结石、胆绞痛、慢性胃炎、胸肋痛起到治疗作用,并能有效达到预防胆囊疾病的效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旦有时间,就有可能有效地按摩囊肿部位,达到预防和治疗的效果,保证身体健康,而且以后还会担心一些身体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