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没有这种经历
天冷想赖床,打游戏或是正在忙工作时突然想上厕所?
想必大多数人都遇见过,但是很多人选择了,先憋着!
但是,您知道吗?憋尿一时爽,膀胱火葬场,有些人憋着憋着,膀胱就不“灵光”了……
经常憋尿到底有哪些危害呢?
1、容易尿滞留
长时间有憋尿这种行为,很容易导致尿滞留的产生。在排尿过程中反而容易出现排尿不顺畅,排尿困难的现象,这样在排尿的过程中,无法顺利将尿液排出,总是有部分尿液滞留,对膀胱保持功能正常不利。
2、诱发泌尿道感染
长时间憋尿会使膀胱受到压迫,膀胱壁变薄缺少,抵抗力随之下降,这时候各种细菌就会趁虚而入,很容易引发泌尿系统疾病,比如尿频、尿急、尿痛等。加上尿液若一直停留在膀胱和肾里,就会结合一些杂质形成泌尿系结石。严重时细菌会通过输尿管感染到肾脏,导致肾盂肾炎的出现,进而影响到肾功能。
3、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长期憋尿会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紧张,使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冠心病患者出现心律失常,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严重的还会导致猝死。
4、出现排尿性晕厥
很多人在长时间憋尿后,一下子排得太快,膀胱压力瞬间释放,会反射性引起血压下降,促使脑部供血不足、心率减慢,眼前发黑、犯晕,诱发排尿性晕厥。
5、降低睡眠质量
夜间憋尿的话,是会影响到我们的睡眠状态,从而降低睡眠质量。
6、引起膀胱破裂
长时间憋尿严重时,膀胱壁会逐渐变薄,导致膀胱过度充血,膀胱壁因膨胀而变薄,此时若遇到意外的撞击,有可能导致膀胱破裂,这是一种较严重而且极危险的并发症。
因此,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非常重要,那么,不得已憋了尿怎么办?
1、排尿时动作要慢,逐步、缓慢排尿
在长时间憋尿后,膀胱壁的血管均处于受压状态,此时不宜过快排空膀胱。应采取逐步、缓慢排尿的方式,避免快速减压带来血管迅速扩张,导致血管大量破裂出血。
除睡觉时不要憋尿外,起床小便时,最好先在床边小坐片刻,随后再站起来走动,避免排尿性晕厥。
2、憋尿后,多饮水、多排尿
女性在憋尿后由于其尿道较短的解剖因素,极易发生细菌感染,引起尿道炎和膀胱炎。所以在憋尿后要密切观察,主动多饮水,多排尿,一旦出现尿路刺激症状应及时就医。
也许很多朋友都没想到,日常生活中的憋尿行为,竟然有这么多的危害。今后要引起重视杜绝憋尿这种不良行为。